中環海味實體店明都森記海味在2020年12月曾接受蘋果日報飲食男女訪問,我們一起重溫下這個報導


原文網址: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20210103/QJ2J5PQ43VCW5JDZ4HWDX6M22I/

出版商: 蘋果日報

出版時間:2021-01-03


半百創業 打造金色花膠王國 發哥 星爺常造訪買好貨



初秋氣溫未降,午後的香港中環,陽光灑落大廈外窗,反射到大街上,一閃一閃亮金光。沿著香港威靈頓街直走,轉角迎來一間海味店,一排一排花膠,也閃著金光,中間懸掛著黑金色的木牌匾──明都森記。報導/張芷澄 圖片/《飲食男女》etw.hk提供


明都森記老闆森哥(左)年屆70歲,幼子Roy回家幫忙顧店。


這個金黃色國度,一直由50歲才創業的老闆打理。貨架乾淨整齊,一切井井有條,高高的店面,花膠布滿了每個角落,四周的櫃子、天花的橫梁、閣樓上、大門前,人在其中,像被花膠包圍,空氣中的淡淡鹹香,告訴大家,這是一股屬於海的味道。店正中央,放著陳舊四方木桌,這是店的心臟,是一家人的餐桌,也是招呼客人朋友的地方。


不少大廚和名人均是熟客,經常到店買貨。

架著眼鏡的森哥雙眼炯炯有神,說話中氣十足,身手靈活,搬貨也難不倒他,誰猜到他已屆70。過去20年,他每天早上8點開門,整理顧店一手包,連取貨都靠自己,從不假手於人,「我自己天天推部車去看貨,幾十年如一日,自己還有氣有力,何必請人幫手!」習慣成自然,日復一日不間斷。

真誠得人緣 港星聞風來

由中環走到西環,雖路程不算遠,可是貴為老闆,且有點年紀,大可要求店家送貨,「我從來都不用叫貨!」森哥嚴肅起來,「我信自己眼光囉!每次都自己挑貨,挑最好的。」只要關乎到品質,必認真看待。店內所有產品,貴的如花膠,便宜如蝦米,都精挑細選,「進的貨要給客人嘛!」堅持,只因要客人買得安心。難怪連明星也捧場,「周星馳(星爺)專吃花膠,當消夜,他媽就會過來買;周潤發(發哥)的媽媽呢,就吃日本遼參,他們買的都是好貨!」

待客之道,在於真誠,他從不拒人於千里,經常主動邀請客人坐下閒聊,沒消費也沒關係。訪問當日,捧了他幾十年場的陶瓷老闆來訪,談談笑笑,「那麼多年你當老闆虧不少錢啦!」大家又笑了。附近街坊早已是朋友,有熟客更加會邀約喝早茶。「我在中環40年啦!個個街坊都識,有誰不認識!明都老闆嘛!」森哥興奮說道。

雖然已屆退休年齡,兒女亦長大成人,可他就是不言休,沒想過就此停下來,不想白費多年來的心血,積極尋找新店面。也許上天眷顧有心人,他最終遇上貴人,才搬至現址,至今6年,「可能我命順利,我就是有人緣!」回想起以往種種巧合與無奈,他一笑置之,繼續向前。


昔日賣中低價乾貨的小店,現在已改賣高價陳年花膠。

「一個客人今天來買,明天也來找你買,後天又來,就是成功!」香港人慣於用錢去衡量得失,可是森哥卻不苟同。「他認為你這家老實,始終不會走,就算你搬了也會回來找你!」

50歲才創業,可謂他人生一場豪賭,只是在他眼中,願意踏出第一步就已經贏了,「開始時好辛苦,又要找資金、找店面,偏偏當時才剛買房子。」膝下還有3名兒女,仍在求學,幸得太太支持,「我老婆說,自己有能力,一定自己出來做生意。」心口掛個「勇」字,「好啦!賺多少算多少啦!」

患難見真情 朋友搶金援

他笑稱自己並非大戶人家,亦沒有太多積蓄,幸得友人伸出援手,「當時個個走來問我,夠不夠錢?要多少?」基本開支有了,那貨錢又如何是好?「我朋友人都很好,個個都說你拿貨回去,賣掉了再來給錢!」患難見真情。


歷經市區重建,曾遷店4次。圖為卑利街舊舖。

最初賣雜貨居多,鹹魚、章魚、香菇、蝦米、蠔豉,都是中低價乾貨,瑤柱只有兩三個品種,花膠也偏向平價,「你有多少麵粉做多大個煎堆(意指有多少本事做多大事業)。」可惜不久後遇上金融海嘯、SARS來襲,風高浪急,生意也受影響,可是他未打退堂鼓。

「那時也賣保健湯包、抗疫產品維生囉,沒想過放棄。」森哥常言,自己命好,朋友多客人多,即使遇到風浪,也不致沒著落,過關斬將,跌跌撞撞又過難關。他眼光好,每當遇上好貨他都會購入,「我認為這件貨有前途,我就先買了。」不論便宜或貴,不容錯過,多少存貨,「我不是說買一樣回來就馬上賣掉,每天都要賣的嘛,我不急!」做生意,講究機不可失。


公肚(左)才有藥用功效,口感亦較好,母肚則功效欠佳。

昔日的小店現已改賣高價陳年花膠,「你看一下我店面,就知我賣什麼為主啦。」款式眾多,任君選擇。新手必定眼花繚亂,不過森哥有問必答,不嫌麻煩,「花膠即是魚鰾,有分公母,雄魚的魚鰾才有功效,雌魚的發不起來,也沒功效。」公肚多數有明顯的氣喉隆起,而且中間偏厚,兩側偏薄;相反母肚(雌魚鰾)沒氣孔,形狀較扁平。

鰵魚膠養顏 口感像年糕

當中以魚膠和白花膠的質素較好且常見。「基本上鰵魚科的魚,魚鰾都很好。」鰵魚膠有補身養顏之效,質地較厚,膠質重,所以浸發後彈牙,口感像年糕,比較黏。白花膠則是藥用價值高,據稱可止痛、增強免疫力,適用病後欠補,口感爽滑,「燉都不會爛。」


花膠須預先浸發,花1至3天時間,視厚薄度而定。



浸發好的花膠,摸起來有彈性如年糕。

雖然大部分花膠外形相似,但其實價值可以天差地別,而且不一定是愈大愈貴,「幾斤重的淡水鱸魚膠,都不值錢,鹹水花膠,最便宜都港幣幾萬元一斤。」比起淡水魚及養殖魚,野生海魚的魚鰾更好,因為牠們可以自由地游走,魚鰾活動量大,因此製成花膠後,口感會較彈牙。

還要留意花膠的新舊,至少都要放上5年以上才有功效,「花膠一定擺得愈久愈貴,無可厚非。」要辨別花膠新舊,就得看色澤,愈深色愈舊,深黃色就是陳年,愈接近黑色就愈老,偏白而透明的就是新貨。「還有紋理愈明顯就愈舊,不是愈多紋理愈舊。」水分被抽乾,就會形成紋理,因此擺放愈久,紋理更分明。以鰵魚膠為例,會看到密集的「雞爪紋」;而白花膠表面就會有清晰的「人字紋」。


花膠新舊可從顏色分辨,舊的呈金黃(左),新的偏白及透明。

「當你要吃的時候,浸一下水,它一吸水,花膠就必然發得好大,特別爽口,特別厚。」語畢森哥慢慢走近收銀櫃,伸手拉出抽屜,取出一本殘破的簿子。原來這本「天書」是他特別為客人製作,裡頭寫上各種海味的功用與浸發方法,「全部都我手寫的!」他小心翼翼地翻起一頁又一頁,泛黃的紙上,布滿密麻麻的粗黑字。多年的經驗與心得,他無私分享,「如果不會泡發,我就給他看囉,客人回去跟著做就行。」字的一筆一畫,都以心思構成。


森哥為客人特製「天書」,寫上海味的浸發方法與功效。

如果有客人請求,他甚至會幫忙預先浸發海味,從不計較,寓教於樂。慢慢就拉攏一班較年輕的熟客,像米其林星級的VEA餐廳大廚鄭永麒(Vicky)就常來採買請教,和森哥惺惺相惜。「老人家懂買,年輕一代不懂,都是老爸老媽煮來吃,哪裡會懂。老爸老媽走了,還以為是垃圾丟掉,就有人撿到來問我,我說那就花膠囉。」森哥說。

香港昔日貴為漁港,漁業興旺,海味店也隨之發展蓬勃。七八十年代,不少本地漁民會自曬白花膠,品質相當高,「水質好,海產必然好。」隨著生活水平提升,人們對吃開始有所要求,花膠需求大增,可是水質污染也漸趨嚴重,生態環境被破壞,供應大大減少。加上時代更替,香港搖身一變成為金融重地,漁業也隨之式微。

現在大部分海味都來自東南亞、南非等地,香港本土出產的花膠幾近絕跡,「好的花膠基本上賣一塊少一塊,賣出去了,真的找不回來。」

物以稀為貴,店內有不少陳舊花膠都是私人珍藏,在外頭有錢也買不到。此時森哥走向一個膠櫃,隨手拿起一片,「1970年的貨,非賣品,我留給女兒,有機會生孩子嘛!」他笑言曾有客人欲出高價收購,他都不為所動,親情勝於一切。「賣塊寶貴花膠出去,回來的錢也沒用,感情是錢買不到的。」平日不時板著臉的他,此刻卻不怕肉麻,淡然道出心底話。

幼子曾嫌土 如今願接棒

時光轉眼飛逝,雖然森哥從不覺得工作辛苦,可是仍不得不承認將要退下火線,「我日日都來開店,你叫我不做,真有點捨不得。」不忍心血就此終結,他坦言希望下一代接手,「如果(後代)不接,再做幾年就退休囉。」他輕聲嘆道,卻掩蓋不了失落。

其實幼子關勇沂(Roy)數年前已回店幫忙,希望有多點時間陪伴老父,也有意繼承生意。他小時候曾認為海味行業又悶又老土,沒有興趣入行,對爸爸教導更是左耳進右耳出,因為大多數客人都是老人家和家庭主婦,小朋友當然會覺得無聊。長大後認識多了,想法慢慢改變,「我覺得海味好吃,好吃的東西我想所有人都喜歡,不過可能是嫌處理麻煩,就少去接觸。」

Roy本來就讀攝影,畢業後一心從事相關行業,「那個年紀,都想出去拼一下!」他笑著。其實森哥一直沒有要求子女接手,「喜歡做什麼就去做,給我們的自由很大。」踏入社會工作數年後,才明瞭爸爸的辛酸,「知道他一直以來都很辛苦,回來後感受好深。」人還是要有所經歷,才有所成長。

拼搏了20年,森哥無悔當初的決定,「店就是我第二生命。」他嘴角揚起,皺紋也笑了,彷彿在告訴大家,即使身體老了,心境也不會老。